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荐藏】民族音乐学专业跨学科研究文献100本推荐书目(之二)

Editor's Note

族音乐学(音乐人类学)是典型的跨界学科。以下民族音乐学相关著作文献 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博士、 湖南师大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书峰教授整理,供大家学习参考。本系列推荐文献书目文章共4篇,其余3篇均可关注本公众号查看。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湖湘乐舞文化研究中心 Author 赵书峰





作者信息


赵书峰

中央音乐学院博士,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,湖南省“芙蓉学者”特聘教授,湖南师范大学“潇湘学者”特聘教授,民族音乐学方向博士生导师,音乐研究所所长,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成员,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院博导,中国音乐学院“中国音乐研究基地”兼职研究员。已发表论文80多篇,出版专著4部,主持国家与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。曾获“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”、第十四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。


民族音乐学专业跨学科研究文献100本推荐书目(之二)

1. 王晴佳、古伟瀛著:《后现代与历史学:中西比较》,山东大学出版社,2006年版。


2. [美]司徒安(Angela Zito)著:《身体与笔——18世纪中国作为文本/表演的大祀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4年版。


3. [挪威]T.H.埃里克森 ,王亚文译:《族群性与民族主义:人类学透视》,敦煌文艺出版社,2002年版。


4. [德]斯特凡·贝格尔主编,孟钟捷译:《书写民族:一种全球视角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9年版。


5. 叶舒宪主编:《性别诗学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1999年版。


6. 张京媛主编:《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年版。


7. [美]大卫·科泽著,王海洲译:《仪式、政治与权力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5年版。


8. 马元曦主编:《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0年版。


9. 马元曦、康宏锦主编:《社会性别·族裔·社区发展译选》,中国书籍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
10. 鲍晓兰主编:《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1995年版。


11. 徐艳蕊著:《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十年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
12. [美]郭安瑞(Andrea S. Goldman)著,郭安瑞、朱星威译:《文化中的政治:戏曲表演与清都社会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8年版。


13. 王明珂著:《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: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》,中华书局,2009年版。


14. 洪汉鼎著:《诠释学: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》(修订版)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8年版。


15. [美]弗雷德里克.詹姆逊(Fredric Jameson)著,王逢振、王丽亚等译:《现代性、后现代性和全球化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8年版。


16. [英]格雷戈里·贝特森著,李霞译:《纳文——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》,商务印书馆,2008年版。


17. 科大卫著:《明清社会和礼仪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6年版。


18. 王明珂著:《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6年版。


19. [法]安托瓦纳·贡巴尼翁著,许钧译:《现代性的五个悖论》,商务印书馆,2013年版。


20. [美]汉娜·阿伦特著(Hannah Arendt),林骧华译:《极权主义的起源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8年版。


21. [德]扬·阿斯曼著,金寿福、黄晓晨译:《文化记忆: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、回忆和政治身份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5年版。


22. [法]吉尔·德勒兹著、[法]大卫·拉普雅德编,董树宝等译:《<荒岛>及其文本:文本与访谈(1953-1974)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18年版。


23. [法]吉尔·德勒兹、加塔利著,姜宇辉译:《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(卷2):千高原》,上海书店出版社,2010年版。


24. [法]吉尔·德勒兹著,姜宇辉译:《普鲁斯特与符号》,上海译文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
25. [美]爱德华·W·萨义德著,单德兴译:《知识分子论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9年版。


26. [美]西敏司著:《甜与权力——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》,商务印书馆,2010年版。


27. [美]拉德克里夫——布朗著,梁粤译:《安达曼岛人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
28. 袁剑著:《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6年版。


29. [美]维克多·特纳著,黄剑波、柳博赟译:《仪式过程:结构与反结构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6年版。


30. [美]维克多·特纳著,刘珩、石毅译:《戏剧、场景及隐喻: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》,民族出版社,2007年版。


31. 张意著:《文化与符号权力——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
32. [英]麦克·费瑟斯通著,刘精明译:《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》,译林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
33. [英]莫里斯·布洛克著,冯利等译:《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》,华夏出版社,1998年版。


34. [英]麦克尔·卡里瑟斯著,陈丰译:《我们为什么有文化:阐释人类学与文化多样性》,辽宁教育出版社,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。


35. [美]科达克(C.P.Kottak)著,格勒等译:《多样性的世界——文化人类学概论》,四川民族出版社,1990年版。


36. 李幼蒸著:《结构与意义——人文科学跨学科认识论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6年版。


37. [英]杰弗里·N·利奇著:《语义学》,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,1987年版。


38. [法]马赛尔·毛斯著,余碧平译:《社会学与人类学》,上海译文出版社,2014年版。


39. [法]马塞尔·莫斯著,蒙养山人译:《论祈祷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3年版。


40. [法]爱弥尔·涂尔干著,梁栋译:《社会学与哲学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2年版。


41. [美]马歇尔·萨林斯著,王铭铭,胡宗泽译:《甜蜜的悲哀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0年版。


42. 王宁著:《训诂学原理》,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,1996年版。


43. 赵毅衡著:《文学符号学》,中国文联出版公司,1990年版。


44. 胡经之、王岳川主编:《文艺学美学方法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4年版。


45. 唐正序、冯宪光著:《文艺学基础理论》,四川大学出版社,1994年版。


46. [美]鲁滨逊著,何炳松译:《新史学》,东方出版社,2012年版。


47. 杨念群等主编:《新史学:多学科对话的图景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3年版。


48. 丁尔苏著:《语言的符号性》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
49. 张光直著:《考古人类学随笔》,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,1995年版。


50. 马戎编著:《民族社会学导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

51. [英]盖尔纳著,韩红译:《民族与民族主义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,2002年版。


52. [美]理查德·拉赫曼著,赵莉妍译:《历史社会学概论》,商务印书馆,2017年版。


53. 赵世瑜著:《说不尽的大槐树:祖先记忆、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8年版。


54.  [法]托多罗夫著,蒋子华,张萍译:《巴赫金、对话理论及其他》,百花文艺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
55. [美]弗朗西斯·福山著,唐磊译:《大断裂: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5年版。


56. [美]爱德华·希尔斯著,杨竹山等译:《社会的构建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17年版。


57. [英]斯图尔特·霍尔编,徐亮、陆兴华译:《表征: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》,商务印书馆,2013年版。


58. [法]塞尔日·莫斯科维奇著,管健等译:《社会表征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1年版。


59. [美]约翰·R·霍尔、玛丽·乔·尼兹著,周晓红、徐彬译:《文化:社会学的视野》,商务印书馆,2002年版。


60. [美]阿玛蒂亚·森著,李凤华等译:《身份与暴力:命运的幻想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3年版。


61. [美]本尼迪克特·安德森著,甘会斌译:《比较的幽灵:民族主义、东南亚与世界》,译林出版社,2012年版。


62. [美]本尼迪克特·安德森著,吴叡人译:《想象的共同体: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1年版。


63. 何怀宏著:《伦理学是什么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5年版。


64.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:《民族认同与历史意识:审视近现代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学与现代性》,中华书局,2013年版。


65. 劳格文、科大卫编:《中国乡村与墟镇神圣空间的建构》,社科文献出版社,2014年版。


66. 余英时著: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2年版。


67. [美]W﹒E﹒佩顿著,许泽民译:《阐释神圣——多视角的宗教研究》,贵州人民出版社,2006年版。


68. [法]米歇尔·福柯著,林志明译:《古典时代疯狂史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5年版。


69. [美]伊万布莱迪(Ivan Brady)编,徐鲁亚等译:《人类学诗学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0年版。


70. 费孝通主编: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》(修订本),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,1999年版。


71. [英]雷蒙·威廉斯著,刘建基译:《关键词:文化与社会的词汇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5年版。


72. 沈海梅著:《中间地带——西南中国的社会性别、族性与认同》,商务印书馆,2012年版。


73. [英]布莱恩·特纳著,马海良、赵国新译:《身体与社会》,春风文艺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
74. 陈嘉明著: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版。


75. [英]戴维·莫利、凯文·罗宾斯著,司艳译:《认同的空间——全球媒介、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
76. 杜芳琴著:《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》,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,1998年版。


77. [美]凯特·米利特著,钟良明译:《性的政治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1999年版。


78. 李小江主编:《让女人自己说话——民族叙事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3年版。


79. 梁永佳著:《地域的等级: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
80. [法]皮埃尔·布尔迪尔著,刘晖译:《男性统治》,海天出版社,2002年版。


81. [美]斯蒂文·郝瑞主编,巴莫阿依等译:《田野中的族群关系——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》,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
82. [美]查尔斯·蒂利著,谢岳译:《身份、边界与社会联系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
83. 王毓铨著:《明代的屯军》,中华书局,1965年版。


84. 纳日碧力戈著:《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》,云南教育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
85. 杨志刚著:《中国礼仪制度研究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
86. 范玉春著:《移民与中国文化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5年版。


87. 董晓萍著:《说话的文化——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》,中华书局,2002年版。


88. 傅谨著:《草根的力量——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》,广西人民出版社,2011年版。


89. 高全喜著:《何种政治?谁之现代性?:现代性政治叙事的左右版本及中国语境》,新星出版社,2007年版。


90. [美]艾伦·G·约翰逊著,喻东、金梓译:《见树又见林:社会学与生活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6年版。


91. [英]W·H·沃尔什著,何兆武、张文杰译:《历史哲学导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8年版。


92. [英]奈杰尔·拉波特、乔安娜·奥弗林著,鲍雯妍、张亚辉译:《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》(第二版),华夏出版社,2009年版。


93. 张法著:《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4年版。


94. [法]阿诺尔德·范热内普著,张举文译:《过渡礼仪》,商务印书馆,2010年版。


95. [美]司马少林(马歇尔·萨林斯)著,陈波译:《亲属关系是什么,不是什么》,商务印书馆,2018年版。


96. [日]濑川昌久著,河合洋尚、姜娜译:《客家: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3年版。


97. [英]凯·米尔顿著,袁同凯、周建新译:《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: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》,民族出版社,2007年版。


98. [日]冈田宏二著,赵令志、李德龙译:《中国华南民族社会史研究》,民族出版社,2002年版。


99. 行龙著:《走向田野与社会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7年版。


100.[美]乔尔科特金著,王旭等译:《全球族:新全球经济中的种族、宗教与文化认同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0年版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该书单由赵书峰教授整理,为民族音乐学专业跨学科研究推荐书单系列之二,首发:湖湘乐舞文化研究中心,经赵书峰教授授权“音乐名师大讲堂”转发。


扫码邀您加入“音乐论文写作论坛”

微信号 : yymsdjt001



更多精彩: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